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10-12 来源:二三娱乐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金银器》是第一部中国古代金银器通史,囊括了器皿与首饰,着眼于造型与纹饰,究心于美术与工艺、审美与生活的关系。

本书的研究旨趣,不在金银器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而在与社会生活史密切相关的造型、纹饰、风格的演变史,也可以说,它不是穷尽式的历史资料汇编,也不是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器物分型、分式以划分时代,而是以目验实物为前提,从名物学入手,通过定名,以器物描述的方法,来展示工艺美术史与社会生活史中的金银器。

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是伴随现代考古学而生的一门新兴学问。传世文献展示的金银器史和出土文物呈现出来的金银器史,是不一样的。前者显示了数量颇多的名目和使用甚巨的数目,但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很少。考古发现的实物,就名目和数量而言,虽只是载籍的冰山一角,却是以形象示人;对于工艺美术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造型与纹饰,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例。

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是一种艺术形态,然而通过销熔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

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与其他门类相比,金银器皿和首饰的制作工艺都算不得复杂,这里便格外显示出设计的重要。

从造型设计的角度来看,工艺美术是共性多、个性少、最为贴近生活的艺术,无论哪朝哪代,祈福与怡情都是纹样设计的两大主旨,当然不同时代表现的形式多有不同,亦即选择与创造的艺术形象不同,这也正是工艺美术史所要展示的一个主要内容。这里“史”的概念是指以贴近设计者和制作者装饰用心的感知,展示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却只是以成品来显示的设计史脉络,而不是贴着历史编年来勾画发展的线索。小说家说:“语言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最基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语言也是一种建筑材料,许多意想不到的建筑物都是靠了语言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的,”历史学家则说:“我始终强调运用最基本的‘语文学’的学术方法,对传到我手中需要研究的那个文本作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历史化和语境化处理,进而对它们作出最准确的理解和解读.”这两段话同样可以移用于作为艺术语汇的造型与纹饰。本书即是建立在对艺术语汇发生与演变的观察和分析之上,在这里呈现的是两类语言:一是物,即用造型和纹饰表达自身的艺术语言;一是文,即人对物的命名,此中包括了对物之本身和物所承载的意义的理解。

金银器工艺的发展演进,关键在于品类的丰富以及与时代风尚紧密相关的造型和纹饰的设计之妙,技术的进步并非主导。纹样设计首先取决于工匠的慧心,付诸熟练掌握传统技术的巧手,乃其第二义。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也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是金银器本身设计与制作具有连续性的工艺传统,一是设计者和制作者共处的风俗与共享的文学所形成的文化生态。因此可以说,中国金银器史,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古代社会风俗史。

(摘编自扬之水《“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考古发现的金银器实物在名目和数量上远远比不上典籍记载,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典籍记载之上。

B.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应先注意其时金银器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对时代风尚的传播。

C.无论哪朝哪代,金银器纹样设计都脱不开祈福与怡情两大主旨,其他工艺美术门类的纹样设计也是如此。

D.给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的金银器成品命名,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命名的主要依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宗明义,点明《中国金银器》一书的性质,概述了全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B.文章通过将金银器与书画、金石等对比,突出其品质特性,凸显了设计的重要。

C.文章引用小说家、历史学家的话,来解释将造型和纹饰视作艺术语汇的研究思路。

D.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对金银器技术、造型和纹样设计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金银器》一书将各种金银器实物还原到其设计和制作的时代中来展开研究。

B.与其他艺术品相比,金银器因其“俗”,且经反复销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

C.古代金银矿石分布状况和冶炼技术的发展不在《中国金银器》一书研究视野中。

D.古代文学作品涉及金银器的相关描述,是中国金银器造型和纹饰研究的重要参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牵手

范小青

曾明的眼睛不是一下子坏了的,他先是得了一种眼病,医生就预言曾明的眼睛不行了。最后曾明真的成了一个盲人。

在黑暗的世界中生存下去,这就是曾明必须选择的路,曾明被介绍到街道办的福利工厂去工作,往一块小小的金属板上辗螺丝,上班的时候,把一台收音机开着,节目很丰富,多半是直播形式的,盲人们常常放下手里的活,给电台打热线电话,曾明很快就被吸引,觉得生活有意味得多了。

辗螺丝对曾明来说,真是小菜一碟,进厂不多久,就已经很熟练。有一天曾明起身去方便,不小心和邻近的老陶撞了一下,金属板翻到了一处,他们一起蹲下来拣金属板。才拣了几十只,曾明就再也摸不着了,便有些急,道:“我做了一百只了,怎么只有这一点点?”

老陶随口回道:“这么凑巧哇,刚好一百。”

“我数到一百,才起身去上厕所。”

几个人笑了起来,曾明道:“你们的意思,是我瞎说?”

没人回答曾明的问题,曾明便起身找负责人,负责人听了,也是一笑,道:“算了,又不计件,不要计较了吧。”

“凡事总有个道理。”

“扯不上,工资又不挂钩……”

曾明再没有说话。晚上回家听电台节目,曾明打了一个热线电话,把事情说了,主持人告诉他,这算是一种病态心理,解除的最好办法,就是找人倾诉。主持人告诉曾明,曾明住处不远的另一条街上,有一位在街道办事处做调解的刘主任,建议曾明找那位刘主任说说,刘主任是调解战线的先进。

曾明在某一天果真找到那地方去,人们把他引到主任的办公室时,曾明听到刘主任正在调解民事纠纷,他听主任说得在情在理,很快就把当事双方说通了,高兴而去,曾明听到喝水的声音,接着刘主任问他:“你是不是我们这个街道的?”

“是,是电台的主持人叫我来的。”

“是小丁吧,他常常介绍人来我这里。”

曾明就把事情说了,说罢却有好一阵没有听到刘主任的声音,只觉得周围有一种沉静压抑的气氛,曾明还以为刘主任出去了呢,忍不住问道:“你在吗?”

刘主任说:“我在……”停顿一下,问道:“你是盲人?”

曾明心下有些奇怪,但并没有往深里想,只是点头道:“是的,得了一种奇怪的眼病,医不好。”

“这么说来,你失明的时间不很长?”在曾明的感觉中,刘主任的声音好像离得很远。

“半年吧。”超然客公众号

“你……”刘主任又停顿了一下,问道:“你失明以后,做梦吗?”曾明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刘主任又问一遍:“你失明以后,做梦吗?”

“没,好像没有梦见过什么。”他不明白刘主任问他这个做什么,或许是一种心理治疗。

“盲人做梦,若能看见东西,古时候称作天眼开。”

曾明想了想,说:“那恐怕说的是先天的盲人吧,像我们这样,应该是能做梦的,人若盲了,已经够痛苦,若连梦也做不起来,那就更惨,不能这么不公平吧。”

“我想也是,只是盲人不做梦,这是事实呀。”

“你怎么知道?”

刘主任没有回答曾明的这个问题,却回到了曾明的主题上,说:“你心中的这股气,其实不是对着老陶的,你说是不是?从根本上说你对于自己的失明一直郁闷不平,看起来你已经适应了失明以后的生活,其实你并没有适应,你还需要继续适应……”

曾明打断刘主任的话:“没有失明的人,怎么能够体验失明人的滋味,就像你,怕是不能体谅我的心情吧。”

刘主任笑了一下,说:“也许吧……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在盲人中,是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还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

曾明一时回答不出来。

刘主任说:“这个问题我总是想不明白,我总是在想……”下面的话被一阵人声打断,有人进来说道:“刘主任,又来人了。”

曾明知道刘主任有工作了,便站起来道:“刘主任,你忙,我先走了,过日我再过来就是。”

刘主任说:“好,我领你出去。”就有一只热乎乎的手伸过来。一路过来,刘主任没有和曾明说话,曾明再一次感受到在刘主任办公室里感觉到的那种沉静压抑。

曾明继续到福利厂上班,大家和他仍像以前一样亲切,好像谁都不记得曾经有过一丝不愉快的事情。一天夜里,曾明做了一个梦,梦见刘主任对他说:“你怎么不来了?我很想你。”醒来后,曾明的心里有些不宁。过了几天,他又到刘主任那里去,这一回曾明只让人把他引到走廊端头,他自己沿着走廊,很快摸到了刘主任的办公室,进去,刘主任说:“我已经听到了你的脚步声。”

曾明说:“你的耳朵真好。”

刘主任说:“你来得正好,今天是我的休息日,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好吗?”

“到哪里?”

“到那地方你就知道。”

一只热乎乎的手伸过来,曾明的手被那只手牵着,他们一起往外走,以曾明的感觉。好像到了一个类似公园的地方。

“你听到了什么?”

“鸟叫,很多很多的鸟。”

刘主任笑了,说:“是的,他们都在这里遛鸟,今天比赛。”

曾明说:“比什么?”

“比鸟的叫声。”

在一片叽喳的鸟鸣声中,曾明突然感觉到自己内心一片明亮,刘主任的热乎乎的手又伸过来牵住了他的手,说:“走,我们上那边看看去。”

他们牵着手走了几步,曾明听到身边有人在说话,他们说,瞧,两个瞎子手牵着手在走路呢。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曾明主动给电台的主持人打热线电话,不仅是为了发发牢骚,实际上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B.知道曾明是个盲人后,刘主任并没有改变自己调解纠纷时的惯常做法,这说明刘主任对人一视同仁,维护他人尊严。

C.“是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还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这个问题的提出与引发的思考,构成了小说的基调与主题。

D.相比于盲人生活的不便,小说更侧重于描写他们精神上面临的困惑,也体现出对残疾人心理问题的理解与关注。

5.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工人经常给电台打热线电话,写出了福利工厂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也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B.小说通过曾明与老陶口角这个偶发事件,具体展现了“在黑暗的世界中生存下去”的现实问题,由小及大,构思自然。

C.第一次见刘主任时,曾明“觉得周围有一种沉静压抑的气氛”,这写出了盲人心理上的敏感。

D.小说语言平实、质朴、简洁,这种语言风格体现着作者对盲人世界的认识,看似平淡,实则很有韵味。

6.小说直至最后才点明刘主任是个盲人,但前文已有多处细节予以暗示,请找出相关细节。(5分)

7.小说从曾明的角度讲述故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5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材料一:

高拱,字肃卿,新郑人。嘉靖二十年进士。穆宗居裕邸,出阁请读,拱为侍讲。拱侍裕邸九年,启王益敦孝谨,敷陈割切。王甚重之,手书“怀贤忠贞”字赐焉。严嵩、徐阶递当国,以拱他日当得重,荐之世宗,四十五年,拜文渊阁大学士。

穆宗即位,进少保兼太子太保。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其在吏部,欲遍识人才,授诸司以籍,使署贤否,志里姓氏,月要而岁会之。仓卒举用,皆得其人。又以时方忧边事,请增置兵部侍郎,以储总督之选。由侍郎而总督,由总督而本兵,中外更番,边材自裕。更各取边地之人以备司属,如铨司分省故事,并重其赏罚以鼓励之。凡边地有司,其责颇重,不宜付杂流及迁谪者。皆报可,著为令。拱又奏请科贡与进士并用,勿循资格。其在部考察,多所参伍,不尽凭文书为黜陟,亦不拘人数多寡,黜者必告以故,使众咸服。

俺答孙把汉那吉来降,总督王崇古受之,请于朝,乞授以官。朝议多以为不可,拱力主之。遂排众议请于上,而封贡以成。拱以边境稍宁,恐将士情玩,复请敕边臣及时闲暇,严为整顿,仍时遣大臣阅视。帝皆从之。辽东奏捷,进中极殿大学士。神宗即位,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冯)保诉于太后谓拱擅权不可容太后颔之。比宣诏,则数拱罪而逐之。久之,廷议论拱功,赠太师,谥文襄。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一》)

材料二:

今少师中玄高公①,相肃皇帝②及今天子③有年矣。虏从庚子以来,岁为边患,一旦震惧于天子之威灵,款关求贡。中外相顾骇愕,莫敢发。公独决策,纳其贡献,许为外臣,虏遂感悦,益远徙,不敢盗边。所省大司农刍粟以钜万计。曹、沛、徐、淮间,数苦河决。公建请遣使者按视胶莱河渠,修复海运故道,又更置督漕诸吏,申饬法令。会河亦安流,舳舻衔尾而至,国储用足。是时方内乂安,四夷向风,天下歙然称治平矣。

(节选自明张居正《门生为师相中玄高公六十寿序》)

【注】①中玄高公:指高拱。②相肃皇帝:此处指嘉靖帝。③天子:此处指隆庆帝。

8.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

保A诉B于太后C谓D拱擅权E不可F容G太后H颔之。

9.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拜,授予官职,与“再拜还入户”(《孔雀东南飞》)中的“拜”意思不同。

B.“更各取边地之人”与“句读之不知”(《师说》)中的“之”用法不同。

C.惩,苦于,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惩前毖后”中的“惩”意思均相同。

D.益,渐渐地,与“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苏武传》)中的“益”意思相同。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拱先后侍奉过明世宗、明穆宗和明神宗三位皇帝,明世宗更是慧眼识珠,亲自将他从布衣提拔为大学士。

B.高拱教导有方,他在裕王府担任了长达九年的侍讲老师,教诲裕王敦厚、孝顺、谨慎,后来深受器重。

C.高拱熟谙治道,他在吏部任职选用人才时,深谋远虑,不拘一格,注重实际考察,合理奖惩,储备人才。

D.高拱在明神宗即位后,针对皇帝年幼的现实,他主张限制宦官权力,加强内阁职权,最终因受排挤被逐出朝廷。

11.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4分)

(2)是时方内又安,四夷向风,天下歙然称治平矣。(4分)

12.张居正在其《门生为师相中玄高公六十寿序(节选)》中多角度介绍了高拱做出的贡献,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5分)

(二)文言文阅读二(本题共2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

材料一: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子玉使宛春告于晋师曰:“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之围。”先轸曰:“不许楚言,是弃宋也;救而弃之,谓诸侯何?不如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公说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雠,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楚众欲止,子玉不可。楚师背酅①而舍,晋侯患之。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楚师败绩。

(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白:“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孔子闻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

13.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壮,强盛、雄壮,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壮”意思不同。

B.微,无、没有,与《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微”意思相同。

C.反,返回、回到,与成语“物极必反”中的“反”意思不同。

D.终,坚持到底,与《六国论》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的“终”意思不同。

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背惠食言,以亢其雠,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

(2)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5~16题。

论诗三首(其一)

金·元好问

坎井鸣蛙①自一天.江山放眼更超然。

情知春草池塘②句,不到柴烟粪火边。

论诗五首(其三)

清·赵翼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③。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注】①坎井鸣蛙:即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之人,典出《庄子·秋水》。②春草池塘:语出东晋诗人谢灵运的名作《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③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这里指议论是非。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诗首句兼用比喻和典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批评之意,彰显出诗人的学养和见识。

B.元诗三、四两句令人寻味,指出诗人若囿于繁杂的生活琐事中,就写不出精妙绝伦的诗句。

C.两首诗语言风格并不相同:元诗的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了;赵诗的语言婉约细腻、空灵飘逸。

D.两首诗均以诗论诗,虽然观点不同,但见解卓异,说理畅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内涵。

16.两首诗歌的标题均为“论诗”,但论诗的角度和侧重点均不同,请分别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代文人擅长用典,借助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表达自己的愿望与情感,言简意赅、委婉含蓄。在《陈情表》中“______,______”两句巧用典故,表达了李密的至真孝情和上表目的。

(2)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号“易安居士”中的“易安”一词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傲然自得和甘于淡泊之志。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黄庭坚《登快阁》中的写景名句“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项是(3分)( )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5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6分)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站在高处望深渊,坠入深渊识攀爬,人不活一个点,人活的是连续和起伏。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1.C (A“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典籍记载之上”错,无中生有。B“应先注意”错,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金银器能够改变其工艺设计以跟从、传播时代风尚,但并未说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应先注意金银器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对时代风尚的传播。D“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命名的主要依据”错,无中生有。原文可知,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影响的是金银器纹样设计的图式。)

2.D(“重点论证了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对金银器技术、造型和纹样设计的影响”分析错误,原文是“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也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是金银器本身设计与制作具有连续性的工艺传统,一是设计者和制作者共处的风俗与共享的文学所形成的文化生态”。)

3.B(“金银器因其俗,且经反复销熔,所以传世实物的数量偏少”错误,于文无据,原文是“……然而通过销溶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只是谈到金银器的“俗”和通过销溶的办法反复改变样态以传播时代风尚,并未说到这两个原因影响了它的传世实物数量。)

4.D(A“实际上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错误。文中对于金属板的数量问题,曾明的同事和负责人或事开玩笑,或是敷衍了事,没有给他合理的回答,他主动给电台的主持人打热线电话:“主持人告诉他,这算是一种病态心理”,并不是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B“对人一视同仁,维护他人尊严”错误。结合原文“从根本上说你对于自己的失明一直郁闷不平,看起来你已经适应了失明以后的生活,其实你并没有适应,你还需要继续适应……”和刘主任的话被曾明打断后刘主任的反应,可知刘主任对曾明更加体贴关心,鼓励他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C“构成了小说的基调与主题”错误。“是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还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表现了刘主任面临的困惑,并不是小说的基调与主题。另外,小说通过这一问题,意在表达人们应理解关注残疾人心理问题。)

5.D(“体现着作者对盲人世界的认识”错误。平实、质朴、简洁的语言符合“刘主任是调解战线的先进”的身份特征,体现作者对残疾人的关爱。)

6.①刘主任说:“我在……”停顿一下,问道:“你是盲人?”②曾明愣了一下,摇了摇头。刘主任又问一遍:“你失明以后,做梦吗?”③“我想也是,只是盲人不做梦,这是事实呀。”④“也许吧……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在盲人中,是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还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这个问题我总是想不明白”⑤刘主任说:“我已经听到了你的脚步声。”

7.①小说从盲人曾明的角度讲述故事,使读者更容易体会曾明的心理状态,感同身受。②让刘主任的行为和言语显得有些奇怪,引发读者的好奇和想象。③使得刘主任是盲人这一重要事实直到结尾才揭示,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8.C、E、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9.C【解析】A“再拜还入户”中的“拜”指一种礼仪;B项材料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句读之不知”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两者用法不同;C“惩山北之塞”“惩前毖后”中的“惩”分别是“苦于”“警戒”的意思,前者和材料中加点的“惩”意思相同,后者和材料中加点的“惩”意思不同;D 都是副词,意思相同。

10.A【解析】“明世宗更是慧眼识珠,亲自将他从布衣提拔为大学士”的表述不正确,根据文意,是依次主持国政的严嵩、徐阶两人向明世宗推荐了高拱,而不是明世宗亲自将高拱由布衣提拔为大学士。另外,高拱受到明世宗的重用前,并非布衣,而是裕王的侍讲老师。

11.(1)高拱对为政的要领十分熟悉,有经时济世的才干,所提出的建议或陈述的主张都可以实施。

(2)当时地方上太平安定,四方少数民族归依,天下和谐融洽,称得上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评分细则】(1)“练习”翻译为“熟悉、熟谙”得1分;“经济”翻译为“经时济世、经邦济世”得1分;“建白”翻译为“提出建议或陈述主张”得1分;语意顺畅(补出省略的成分),得1分。(2)“乂安”翻译为“太平安定”得1分;“向风”翻译为“归依、仰慕”得1分;“治平”翻译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得1分;语意顺畅,得1分。

【解析】(1)练习:熟悉、熟谙;经济:经时济世、经邦济世;建白:提出建议或陈述主张;(2)又安:太平安定;向风:归依、仰慕;治平: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12.①边疆问题方面:力主北虏纳贡、称臣,化解了边疆危机。②水利交通方面:请求朝廷派员巡视河渠,治理黄河水患,保障漕运;申明法令,促进治理。

【评分细则】第一条答出“化解了边疆危机”得2分;第二条答出“治理黄河水患、保障漕运”得2分;答出“申明法令,促进治理”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

13.D

14.(1)背弃恩惠违背诺言,会激起他们的仇怨,我们无理而楚国有理,加上他们的士气一向饱满,不能说衰落不振。(“亢”“雠”“曲”“老”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城濮之战胜利,是咎犯的谋略得当。您用了他的计谋,论赏时却将他放在后面,大概不行吧!(判断句、“后”“或者”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15.C【解析】“赵诗的语言婉约细腻、空灵飘逸”表达有误,赵诗语言是通俗明快、犀利直接的。

16.“论诗”角度:①元诗:从诗歌创作的角度。②赵诗:从诗歌评论的角度。

“论诗”侧重点:①元诗:侧重强调诗人高于生活的创作视野,说明作诗要注意选材,要放宽眼界,丰富人生积淀,才能写出超凡脱俗之诗。②赵诗:侧重强调评论者不盲目从众的自主性和判断力,说明评论诗词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不能人云亦云。

【评分细则】(1)“论诗”角度:第一条“元诗”答出“诗歌创作”得1分;第二条“赵诗”答出“诗歌评论”得1分。(2)“论诗”侧重点:第一条“元诗”答出“高于生活的创作视野”得1分,解析合理得1分;第二条“赵诗”答出“评论者不盲目从众的自主性和判断力”得1分,解析合理得1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7.(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18.B【解析】破折号的作用包括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标示话题的转换、标示声音的延长、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等。文中与B项的破折号均标示话题的转换。A项标示解释说明,C项标示语意的转折,D项通过重复前面的词语,增添修饰成分,用扩展的办法对所讲的内容加以补充说明。故选B。

19.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20.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21.【材料解析】这是一道哲理思辨性作文题。材料语句简短,但内涵丰富深刻。结合关键词,语段可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站在高处望深渊”,“高处”喻指人生处于顺境、获得成功时,“深渊”喻指人生处于逆境、失意时,“望”是指顺境时也要居安思危,警惕风险;第二层,“坠入深渊识攀爬”,“攀爬”指的是身处逆境时积极应对,勇敢向上,以积极的心态走出低谷;第三层,“人不活一个点,人活的是连续和起伏”,注意这里的“活”是一种主动的心态与行为,“连续和起伏”指的是人的生活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提醒人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和变化,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需要保持坚韧、积极的心态,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参考立意]

①身处顺境要居安思危。②身处逆境需勇敢应对。

③人生顺逆境是常态,要以平常心看待。④清醒看待人生起伏,理性面对。

⑤人生是动态的过程,不要让自己活成一个静止的“点”。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