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目前第三轮“双一流”高校的评选具体进程尚未正式公布。
前两轮“双一流”的评选周期都是五年,按照这个规律推测,第三轮“双一流”的评选会在2026年或2027年左右开始,并在随后的一年内公布名单。
今天我们就谈谈第三轮“双一流”呼声较高的三所大学,2025届考生提前关注捡漏!
01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作为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实力仅次于浙江大学。在浙江省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浙江工业大学是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直属于浙江省,由浙江省教育厅负责日常管理。学校设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种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此外,浙江工业大学还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和3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
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国内双非院校第一名,位居全国排名第64位。浙江工业大学虽然是一所双非院校,但学校位于浙江省,是浙江省仅次于浙大排名第二的本科院校,学校的综合实力非常强悍。
优势学科名显,其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 -。
此外,机械工程、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软件等学科也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浙江工业大学在国家三大科技奖初评中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对学校科研实力的高度认可。
此外,学校在ESI全球排名中也有不俗的表现,化学、工程学等9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化学、工程学等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浙江工业大学在数字经济领域也有显著成就,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学校拥有独特的教育模式和卓越的教学成果,培养了一批在数字经济领域大放异彩的优秀人才。数字经济专业的课程设置丰富而全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并与多家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考生对该校青睐有加,不少专业的投档分数线甚至超过一些985大学。
对25届考生来说,浙江工业大学的性价比很高。
一方面,它的录取分数线相对友好;另一方面,它的毕业生认可度非常高,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选择它都不会吃亏。
02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建校短短四十多年,已在全球大学排行榜中崭露头角。
培养的毕业生质量高,深造率和就业率都名列前茅,薪酬待遇也十分可观。
学科涵盖领域广泛,A类学科涵盖化学、电子、材料、机械、光学、计算机、食品、信息与通信工程、基础医学、设计学等多个领域。
深大的博士点数量也在飞速增长。2024年新增的博士授权点数量直接冲到了全国非双一流高校第一名。
能拿到这么多博士点,说明深大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实力确实是“硬核”。
对2025届考生来说,深圳大学的“捡漏”价值真的很高。
毕竟,它的录取分数线虽然不低,但相较于985、211,竞争压力小得多。
而一旦它真的跻身双一流,以后毕业证上的含金量绝对翻倍!
03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学科实力雄厚的院校,被视为第三轮双一流建设的热门候选。
该校在多个学科领域拥有显著的科研成果和优秀的教学团队,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南京工业大学学科实力雄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情况
南京工业大学在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的表现可体现其学科实力。
此次共有18个一级学科上榜,不仅保持上次的学科稳定发挥,还较去年又增加2个优势学科。
其上榜学科数量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985/211高校相同。
上榜学科已占据该校学校学科总数的65%,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涉及法、理、工、管等各个门类的学科,这表明学校学科整体水平超过全国高校建设的平均速度,体现出全面发展的态势,整体实力不俗。
二、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情况
在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南京工业大学表现抢眼。
排名覆盖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的55个学科,南京工业大学共有化学工程等10个学科跻身全球前100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34位,江苏省属高校第2位,省内并列第3位。
这一排名结果充分展示了学校在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学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三、科研成果与教学团队方面
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学科实力雄厚的院校,在多个学科领域拥有显著的科研成果和优秀的教学团队。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04
“双一流”扩容:对考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双一流”扩容对考生来说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1.“双一流”扩容意味着更多的高校有机会进入这一行列
这些高校在各自的领域内有着显著的学术实力和特色,这些高校的入选将为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那些希望进入这些学校但之前可能因为“双一流”门槛而犹豫的考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2.“双一流”扩容将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入选“双一流”的高校将获得更多的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这对于学校的科研和教学质量提升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
例如,入选“双一流”的高校将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和项目支持,这将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学科水平。
对于有志于科研和深造的考生来说,选择这些高校将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术环境和资源。
3.“双一流”扩容将影响考生的报考策略
随着“双一流”高校的扩容,一些原本不在“双一流”名单上的高校可能会成为考生的热门选择。
考生在报考时需要更加关注这些高校的动态,了解它们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以便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同时,一些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可能会上涨,考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合理规划自己的报考策略。
所以,在第三轮评选的前夕,提前关注那些有潜力入选的高校,绝对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尤其是对那些成绩处于“中上游”的考生来说,选择这些“潜力股”远比一味追求985、211更划算。
毕竟,未来的“双一流”毕业证,含金量可不比传统名校低!